與買主簽署的買賣契約該包含哪些條款?權益保障與健康退換全指南

  • Post category:未分類

當然,從我的經驗來看,許多首次購房者往往忽略了契約中「健康保證」與「退換條件」的重要性。例如,務必確認契約中載明賣方保證房屋並非輻射屋、海砂屋或凶宅,並清楚定義若發現上述情況時的退換條件與責任歸屬。此外,針對房屋的漏水、壁癌等潛在問題,也應在契約中明確約定賣方的修繕義務與期限。

建議您在簽訂買賣契約前,仔細審閱每一條款,如有任何疑問,務必向專業人士諮詢。切記,預防勝於治療,一份周全的契約能有效降低交易風險,保障您的權益。

這篇文章的實用建議如下(更多細節請繼續往下閱讀)

  1. 確認標的物資訊的真實性: 簽約前務必仔細核對買賣契約上的房屋地址、坪數、格局、屋齡等資訊,並申請最新的土地及建物謄本進行比對。實地勘查房屋現況,並要求賣方提供房屋現況說明書,確保資訊的真實性與完整性。
  2. 重視健康保證與退換條件: 務必確認契約中載明賣方保證房屋並非輻射屋、海砂屋或凶宅,並清楚定義若發現上述情況時的退換條件與責任歸屬。針對房屋的漏水、壁癌等潛在問題,也應在契約中明確約定賣方的修繕義務與期限。
  3. 釐清各項稅費的支付責任: 契約中應明確約定房屋稅、地價稅、契稅、印花稅等各項稅費由誰負擔,避免日後產生爭議。一般而言,房屋稅和地價稅以交屋日為分界點,契稅通常由買方負擔,印花稅買賣雙方各自負擔。

買賣契約必看:保障買方權益的關鍵條款

買賣契約是房地產交易中最重要的法律文件,它詳細載明瞭買賣雙方的權利與義務。對於首次購房者和房地產投資新手來說,充分理解契約條款至關重要,能有效保障自身權益,避免不必要的糾紛和損失。以下將詳細介紹買賣契約中幾個必須關注的核心條款,幫助您在簽約前做好充分準備。

一、標的物資訊:確認房屋的真實身份

標的物資訊是契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它精確描述了您所購買的房產,包括:

  • 房屋的詳細描述: 務必確認契約上的地址、坪數、格局、屋齡等資訊與實際房屋狀況完全相符。坪數尤其重要,應仔細核對權狀上的登記面積,避免日後產生爭議。
  • 土地資訊: 包含土地的地段、地號、使用分區等資訊。確認土地使用分區是否符合您的需求,例如是否為住宅用地、商業用地等。
  • 附屬設備清單: 詳細列出房屋內包含的附屬設備,例如:家電、傢俱、裝潢等。務必逐一核對,確保交屋時能如數點收。

建議: 申請最新的土地及建物謄本,比對契約上的描述是否與謄本一致。實地勘查房屋現況,並要求賣方提供房屋現況說明書,仔細核對內容,確保資訊的真實性與完整性。

二、價金與付款方式:掌握資金流向,避免財務風險

價金與付款方式是契約中另一個至關重要的部分,它明確了房屋的總價、付款時間、金額和方式。

三、稅費負擔:釐清各項稅費的支付責任

在房屋買賣過程中,會產生許多稅費,例如:房屋稅、地價稅、契稅、印花稅等。契約中應明確約定各項稅費由誰負擔,避免日後產生爭議。

  • 房屋稅、地價稅: 一般以交屋日為分界點,交屋前的房屋稅和地價稅由賣方負擔,交屋後的則由買方負擔。
  • 契稅: 契稅是房屋所有權移轉時所產生的稅費,通常由買方負擔
  • 印花稅: 印花稅是對契約、憑證等課徵的稅費,買賣雙方各自負擔

四、所有權移轉:掌握過戶流程,確保產權順利轉移

所有權移轉是指將房屋的所有權從賣方轉移到買方的過程。契約中應明確約定所有權移轉登記的時間與流程、相關文件準備等事宜。

  • 所有權移轉登記的時間: 一般在買方支付完所有價款後進行。
  • 相關文件準備: 買賣雙方應配合準備所有權移轉登記所需的文件,例如:身分證件、印章、權狀等。

建議: 委託專業的地政士代書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,確保流程順利進行。

買賣契約陷阱全解析:與買主簽署的買賣契約該包含哪些條款?

買賣契約看似制式化,但其中隱藏的陷阱卻可能讓首次購房者和投資新手措手不及。許多看似不起眼的條款,實則暗藏玄機,一不小心就可能損害自身權益。因此,在簽署買賣契約前,務必仔細審閱,瞭解每個條款背後的含義,纔能有效避開陷阱,保障自身權益。以下列出一些常見的買賣契約陷阱,並提供相應的注意事項:

一、標的物資訊不清

  • 陷阱:契約中對於房屋的描述不夠詳細,例如:地址、坪數、格局、屋齡等資訊模糊不清,可能導致交屋時發現房屋與預期不符。
  • 注意事項:
    • 仔細核對房屋資訊:確認契約中記載的房屋地址、坪數、格局、屋齡等資訊與實際情況一致。
    • 要求提供詳細的附屬設備清單:確認契約中載明所有附屬設備(例如:家電、傢俱等)的品牌、型號、數量等資訊。
    • 如有增建部分,務必載明:確認契約中明確載明增建的位置、面積、結構等資訊,並確認增建是否合法。

二、價金與付款方式不明確

  • 陷阱:契約中對於總價、訂金、各期付款金額與期限、貸款條件等資訊描述不清,可能導致付款爭議或貸款困難。
  • 注意事項:
    • 確認總價是否包含所有費用:確認總價是否包含房屋本身、土地、附屬設備、稅費等所有費用。
    • 明確各期付款金額與期限:確認契約中明確載明各期付款金額與期限,避免因付款逾期而產生違約金。
    • 詳列貸款條件:確認契約中載明貸款成數、利率、還款方式等貸款條件,並確認銀行是否已覈准貸款。

三、稅費負擔約定不明

  • 陷阱:契約中對於房屋稅、地價稅、契稅、印花稅等稅費的負擔約定不明確,可能導致買方或賣方額外負擔高額稅費。
  • 注意事項:
    • 明確約定稅費負擔比例:確認契約中明確約定各項稅費由買方或賣方負擔的比例。
    • 注意交屋前的稅費分攤:確認契約中約定交屋前的房屋稅、地價稅等由賣方負擔,交屋後的稅費由買方負擔。
    • 瞭解相關稅法規定:事先了解相關稅法規定,例如:自用住宅優惠稅率等,以確保自身權益。讀者可以參考財政部稅務入口網,瞭解更多稅務資訊。

四、瑕疵擔保責任不清

  • 陷阱:契約中對於房屋若有漏水、壁癌等瑕疵,賣方應負擔的責任與處理方式約定不明確,可能導致買方求償無門。
  • 注意事項:
    • 明確約定瑕疵擔保範圍與期限:確認契約中明確約定賣方應負擔瑕疵擔保責任的範圍與期限。
    • 要求提供房屋現況說明書:要求賣方提供房屋現況說明書,詳細說明房屋的狀況,包括是否有漏水、壁癌等瑕疵。
    • 驗屋時仔細檢查:在交屋前,仔細檢查房屋的狀況,如有發現瑕疵,立即通知賣方並拍照存證。

五、違約處理條款不公平

  • 陷阱:契約中對於買方或賣方違約時的處理方式(例如:沒收訂金、解除契約、請求損害賠償)約定不公平,可能導致弱勢一方遭受不合理的損失。
  • 注意事項:
    • 仔細審閱違約條款:確認契約中違約條款是否公平合理,避免過於偏袒一方。
    • 瞭解法律規定:瞭解《民法》等相關法律規定,確保違約條款符合法律要求。
    • 尋求專業法律諮詢:如有疑問,尋求專業律師的法律諮詢,以保障自身權益。

總之,簽署買賣契約前務必仔細審閱,並諮詢專業人士的意見,纔能有效避開陷阱,保障自身權益,順利完成購屋夢想。若想了解更多房屋買賣的法律知識,建議諮詢專業的律師,以確保自身權益。

與買主簽署的買賣契約該包含哪些條款

與買主簽署的買賣契約該包含哪些條款.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

權益保障強化:與買主簽署的買賣契約條款解密

身為房地產法律專家,我深知買賣契約中的條款對於保障買賣雙方的權益至關重要。在簽訂契約之前,務必逐條審閱,確保每一項條款都符合您的需求,並能有效降低交易風險。以下我將針對幾個重要的權益保障條款進行解密,幫助您在簽約時更加有信心。

一、 標的物資訊的精確描述

房屋的詳細描述是買賣契約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。務必確認契約中清楚載明房屋的以下資訊:

  • 地址:房屋的完整地址,包括縣市、鄉鎮市區、路(街)名、門牌號碼。
  • 坪數:房屋的總坪數、主建物坪數、附屬建物坪數、共有部分坪數(公設)。確認各項坪數與權狀登記相符。
  • 格局:房屋的房間數、廳數、衛浴數。
  • 屋齡:房屋的建造完成日期。
  • 土地資訊:土地的坐落地號、地目、使用分區、持分比例。
  • 附屬設備清單:詳細列出包含在買賣中的所有附屬設備,例如:家電、燈具、熱水器、窗簾、裝潢等等。

建議: 申請最新的土地及建物謄本,比對契約上的描述是否與謄本一致。務必確認房屋的坪數、格局、停車位種類(法定、增設、獎勵)等資訊,並實地勘查房屋現況,避免日後產生糾紛。要求賣方提供房屋現況說明書,並仔細核對內容。

二、 價金與付款方式的明確約定

價金與付款方式是契約中另一個重要的部分。您需要仔細確認以下事項:

  • 總價:房屋的總價金額。
  • 訂金:簽約時支付的訂金金額。
  • 各期付款金額與期限:詳細列出各期付款的金額、支付期限、以及支付方式(例如:現金、匯款、支票)。
  • 貸款條件:如果買方需要貸款,應明確約定貸款成數、利率、還款方式等條件。如果貸款條件無法達成,買方是否有權解除契約?違約金如何計算?
  • 原設定抵押權之處理:確認賣方是否有貸款,若有,其所擔保之未償債務(包括本金、利息、遲延利息及違約金)依下列約定方式之一處理,如買方貸款時;買方承受者,雙方應以書面另為協議確認(承受原貸款確認書)、買方約定授權貸款銀行代為清償並塗銷抵押權。 買方不貸款,賣方應於完稅款或申請所有權移轉登記前清償並塗銷抵押權。 如未依上述期限清償者,買方有權自價金中扣除未償債務金額並於交屋款交付前代為清償,以及其他方式處理。

建議: 仔細確認付款時間、金額,以及遲延付款的處理方式。特別注意違約條款,明確定義何種行為構成違約(例如:遲延付款、遲延交屋、隱瞞房屋瑕疵),以及違約金的計算方式和解除契約的條件,確保內容公平合理。

三、 稅費負擔的清楚劃分

在房屋買賣的過程中,會產生許多稅費。為了避免爭議,務必在契約中明確約定各項稅費的負擔方式,包括:

  • 房屋稅:由誰負擔?以交屋日為分界點?
  • 地價稅:由誰負擔?以交屋日為分界點?
  • 契稅:依法由買方負擔。
  • 土地增值稅:依法由賣方負擔。
  • 印花稅:由誰負擔?
  • 其他費用:例如:代書費、公證費、履約保證費用等,由誰負擔?

建議: 瞭解各項稅費的計算方式,以及相關的優惠政策(例如:自用住宅用地優惠稅率)。如有疑問,可以諮詢專業的地政士或會計師。關於稅務、交易費用負擔,契約中應明確約定這些費用的承擔方和支付方式。

四、 瑕疵擔保責任的明確界定

瑕疵擔保責任是指賣方對於房屋存在的瑕疵所應負擔的責任。為了保障買方的權益,務必在契約中明確界定瑕疵擔保責任的範圍與期限,包括:

  • 瑕疵的種類:例如:漏水、壁癌、結構安全問題、輻射屋、海砂屋、凶宅等。
  • 賣方應負擔的責任:例如:修繕、減少價金、解除契約。
  • 瑕疵通知期限:買方發現瑕疵後,應在多久期限內通知賣方?
  • 瑕疵擔保期限:賣方對於瑕疵的擔保責任持續多久?
  • 現況交屋條款:若房屋有現況瑕疵,是否已在契約中明確告知?買方是否知悉並同意接受?

建議: 在簽約前,仔細檢查房屋的狀況,並將發現的任何瑕疵記錄在契約中。可以考慮聘請專業的驗屋公司進行驗屋。當買賣契約中的物品存在瑕疵時,買方擁有多種法律補救途徑,包括要求修理、更換、降低價款或解除契約。具體處理方式取決於瑕疵的性質和嚴重程度。買方在行使權利時應遵守合理的檢查期限,並及時通知賣方瑕疵情況,以免喪失法定權利。此外,買方也可依法請求賠償因瑕疵造成的損失,保障自身合法權益。

五、 違約處理的周全考量

違約條款是用來規範買賣雙方如果違反契約時的處理方式。務必仔細審閱違約條款,確保其內容公平合理,並且能夠有效保障您的權益,包括:

  • 買方違約:如果買方違約(例如:未按時支付價金),賣方可以採取哪些措施?例如:沒收訂金、解除契約、請求損害賠償。
  • 賣方違約:如果賣方違約(例如:未按時交屋、隱瞞房屋瑕疵),買方可以採取哪些措施?例如:要求繼續履行契約、解除契約、請求損害賠償。
  • 違約金的計算方式:違約金的金額是否合理?
  • 解除契約的條件:在哪些情況下,買方或賣方可以解除契約?

建議: 針對可能發生的各種違約情況,預先設想應對方案。如有疑慮,可以諮詢專業律師的意見。

六、 其他重要條款

除了以上幾點,以下條款也需要特別留意:

  • 所有權移轉:明確約定所有權移轉登記的時間與流程、相關文件準備、以及代書的指定。
  • 交屋條款:詳細約定交屋時間、交屋標準、驗屋流程、以及交屋時應完成的事項。
  • 特約條款:如果買賣雙方有額外協商的條款(例如:裝潢工程、家電設備、增建部分),應在特約條款中明確載明。

總之,簽訂買賣契約前,務必仔細審閱每一條款,並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,確保您的權益受到充分保障。

權益保障強化:買賣契約條款解密
條款重點 內容描述 建議
標的物資訊的精確描述
  • 地址:完整地址,包括縣市、鄉鎮市區、路(街)名、門牌號碼。
  • 坪數:總坪數、主建物坪數、附屬建物坪數、共有部分坪數(公設)。
  • 格局:房間數、廳數、衛浴數。
  • 屋齡:建造完成日期。
  • 土地資訊:坐落地號、地目、使用分區、持分比例。
  • 附屬設備清單:詳細列出包含在買賣中的所有附屬設備。
申請最新的土地及建物謄本,比對契約上的描述是否與謄本一致。確認房屋的坪數、格局、停車位種類,並實地勘查房屋現況。要求賣方提供房屋現況說明書,並仔細核對內容。
價金與付款方式的明確約定
  • 總價:房屋的總價金額。
  • 訂金:簽約時支付的訂金金額。
  • 各期付款金額與期限:詳細列出各期付款的金額、支付期限、以及支付方式。
  • 貸款條件:明確約定貸款成數、利率、還款方式等條件。
  • 原設定抵押權之處理:確認賣方是否有貸款,並約定處理方式。
仔細確認付款時間、金額,以及遲延付款的處理方式。特別注意違約條款,明確定義何種行為構成違約,以及違約金的計算方式和解除契約的條件。
稅費負擔的清楚劃分
  • 房屋稅:由誰負擔?以交屋日為分界點?
  • 地價稅:由誰負擔?以交屋日為分界點?
  • 契稅:依法由買方負擔。
  • 土地增值稅:依法由賣方負擔。
  • 印花稅:由誰負擔?
  • 其他費用:例如:代書費、公證費、履約保證費用等,由誰負擔?
瞭解各項稅費的計算方式,以及相關的優惠政策。如有疑問,可以諮詢專業的地政士或會計師。契約中應明確約定這些費用的承擔方和支付方式。
瑕疵擔保責任的明確界定
  • 瑕疵的種類:例如:漏水、壁癌、結構安全問題、輻射屋、海砂屋、凶宅等。
  • 賣方應負擔的責任:例如:修繕、減少價金、解除契約。
  • 瑕疵通知期限:買方發現瑕疵後,應在多久期限內通知賣方?
  • 瑕疵擔保期限:賣方對於瑕疵的擔保責任持續多久?
  • 現況交屋條款:若房屋有現況瑕疵,是否已在契約中明確告知?買方是否知悉並同意接受?
在簽約前,仔細檢查房屋的狀況,並將發現的任何瑕疵記錄在契約中。可以考慮聘請專業的驗屋公司進行驗屋。買方在行使權利時應遵守合理的檢查期限,並及時通知賣方瑕疵情況。
違約處理的周全考量
  • 買方違約:賣方可以採取哪些措施?
  • 賣方違約:買方可以採取哪些措施?
  • 違約金的計算方式:違約金的金額是否合理?
  • 解除契約的條件:在哪些情況下,買方或賣方可以解除契約?
針對可能發生的各種違約情況,預先設想應對方案。如有疑慮,可以諮詢專業律師的意見。
其他重要條款
  • 所有權移轉:明確約定所有權移轉登記的時間與流程。
  • 交屋條款:詳細約定交屋時間、交屋標準、驗屋流程。
  • 特約條款:額外協商的條款應在特約條款中明確載明。
簽訂買賣契約前,務必仔細審閱每一條款,並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,確保您的權益受到充分保障。

健康保證與退換:與買主簽署的契約條款細節

對於首次購房者和房地產投資新手來說,除了房屋本身的條件外,居住的健康安全更是至關重要。因此,在買賣契約中加入健康保證退換條款,能為買方提供更全面的保障。這些條款不僅能明確賣方應盡的責任,也能在特定情況下,賦予買方退換房屋的權利,避免購屋後才發現房屋存在影響健康的因素,造成不必要的損失。

健康保證條款:為居住安全把關

健康保證條款旨在確保房屋在交付時,不存在任何可能影響居住者健康的因素。以下列出幾項常見的健康保證內容,買方在簽約前應仔細確認契約中是否包含這些條款,並根據自身需求與賣方協商增補:

  • 輻射屋保證:賣方應保證房屋輻射屋,並提供相關檢測證明(例如: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的檢測報告)。若交屋後發現房屋輻射劑量超標,買方有權要求退屋減少價金
  • 海砂屋保證:賣方應保證房屋海砂屋,並提供相關檢測證明。若交屋後發現房屋為海砂屋,且氯離子含量超標,影響結構安全,買方有權要求退屋減少價金
  • 凶宅保證:賣方應保證房屋凶宅,即過去未曾發生過非自然死亡事件。若賣方隱瞞凶宅事實,買方有權要求解除契約並請求損害賠償
  • 其他有害物質保證:賣方應保證房屋未使用對人體有害的建材(例如:石棉),或保證房屋內不存在其他可能影響健康的有害物質(例如:甲醛)。

注意事項:買方在簽訂健康保證條款時,應明確定義「輻射屋」、「海砂屋」、「凶宅」等名詞的認定標準,並約定具體的檢測方法違約責任。例如,可約定由公正的第三方機構進行檢測,並以檢測報告作為判斷依據。此外,買方也應注意健康保證有效期限,避免因時間過長而難以舉證。

退換條件:購屋後的安心保障

除了健康保證外,在買賣契約中加入退換條件,能為買方提供更進一步的保障。以下列出幾項常見的退換條件,買方可根據自身需求與賣方協商:

  • 重大瑕疵退屋:若房屋存在重大瑕疵(例如:結構安全問題、嚴重漏水),且無法修復或修復成本過高,買方有權要求退屋
  • 賣方隱瞞退屋:若賣方故意隱瞞房屋的重要資訊(例如:房屋曾發生過火災、房屋為違章建築),導致買方做出錯誤的判斷,買方有權要求退屋
  • 健康因素退屋:若房屋存在影響健康的因素(例如:輻射劑量超標、氯離子含量超標),且經過檢測確認,買方有權要求退屋
  • 貸款未過退屋:若買方因個人信用或其他因素,無法順利獲得銀行貸款,導致無法完成交易,買方有權要求退屋(但通常需扣除部分訂金作為違約金,建議參閱翊宸國際法律事務所的說明)。

注意事項:買方在簽訂退換條件時,應明確約定退屋流程費用負擔以及損害賠償等細節。例如,可約定由賣方負責退還已支付的價金,並賠償買方因退屋所產生的相關損失(例如:仲介費、搬家費)。此外,買方也應注意退換條件有效期限,避免因時間過長而喪失權利。同時也必須注意到最高法院103 年度台上字第960 號判決 的判例,以維護自身權益。

透過在買賣契約中加入健康保證退換條件,首次購房者和房地產投資新手可以有效降低購屋風險,確保自身權益。在簽約前,務必仔細審閱契約條款,並諮詢專業律師的意見,才能做出最明智的決策。

與買主簽署的買賣契約該包含哪些條款結論

總而言之,在房地產交易中,與買主簽署的買賣契約該包含哪些條款至關重要。一份完善的買賣契約,就像是為您的購房之旅繫上安全帶,能最大程度地保障您的權益,避免潛在的風險。

從標的物資訊的精確描述,到價金與付款方式的明確約定,再到稅費負擔的清楚劃分,以及瑕疵擔保責任的明確界定,每一個環節都不能輕忽。特別是健康保證與退換條件,更是為您的居住安全與安心加上一道防護罩。別忘了,在簽約前務必仔細審閱每一條款,如有任何疑問,請務必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。

請記住,購房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,切勿掉以輕心。透過充分的準備與謹慎的態度,您就能夠簽訂一份保障自身權益的合約,安心實現您的購房夢想。

與買主簽署的買賣契約該包含哪些條款 常見問題快速FAQ

Q1:買賣契約中,哪些關於標的物資訊的條款最重要?

買賣契約中關於標的物資訊的條款非常重要,務必仔細確認以下幾點:

  • 房屋的詳細描述: 確保契約上的地址、坪數、格局、屋齡等資訊與實際房屋狀況完全相符。特別是坪數,應仔細核對權狀上的登記面積。
  • 土地資訊: 確認土地的地段、地號、使用分區等資訊,確保土地使用分區符合您的需求。
  • 附屬設備清單: 詳細列出房屋內包含的附屬設備,例如家電、傢俱、裝潢等,並逐一核對,確保交屋時能如數點收。

強烈建議申請最新的土地及建物謄本,比對契約上的描述是否與謄本一致,並實地勘查房屋現況,要求賣方提供房屋現況說明書,仔細核對內容。

Q2:簽訂買賣契約時,針對稅費負擔應該注意什麼?

在簽訂買賣契約時,務必明確約定各項稅費由誰負擔,避免日後產生爭議。

Q3:什麼是健康保證條款?在買賣契約中加入健康保證條款有什麼好處?

健康保證條款旨在確保房屋在交付時,不存在任何可能影響居住者健康的因素。常見的健康保證內容包括:

  • 輻射屋保證
  • 海砂屋保證
  • 凶宅保證
  • 其他有害物質保證

在買賣契約中加入健康保證條款,能為買方提供更全面的保障,明確賣方應盡的責任,也能在特定情況下,賦予買方退換房屋的權利,避免購屋後才發現房屋存在影響健康的因素,造成不必要的損失。